相隔近2000公里的深圳和青岛,要“牵手”了。
近日,青岛市东谈主民政府与深圳市东谈主民政府在深圳共同签署政策合作公约。
这两座一南一北的“他乡”城市,将从加强科技与产业合作等5个方面入辖下手,落地饱读舞高校院所互动合作等16个重点方朝上的深度合作。
这将是一次掀开东谈主们对城市协同发展全新联想的尝试。
要知谈,深圳和青岛的距离确凿当先了半个中国大陆,从地舆位置、资泉源动到区域互助,王人不占上风。
这么一次合作,会如青岛官媒所说,成为宇宙跨区域合作发展的新样板吗?
9月18日拍摄的深圳蛇口港(无东谈主机相片)。从无人问津的边域小镇,到具有行家影响力的当代化海外多数市,40多年间,深圳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样本。新华社记者毛念念倩 摄
【1】他乡结对
最近,城市间一霎多了许多新“对联”。
南京、合肥签署《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公约》;济南、郑州签署了全面深化合作备忘录;青岛和深圳这两座相隔沉的城市,也签署了政策合作公约。
这三组城市的结对,并不合适咱们对王人市圈发展模式的印象。
在传统中心性的表面视角下,城市群衔命的是空间独揽品级发射模式。
“双城”协同的发展,应当像成渝那样,在地舆上相邻或相近。
但这三对之中,哪怕是距离最近的南京和合肥,直线距离也有150公里。更无谓提一南一北的青岛和深圳。
是什么让“他乡”的它们牵手呢?
济南和郑州的“红线”,是计算时速为350公里的济郑高铁。
2023年12月8日,列车驶过济郑高铁长清黄河铁路特大桥(无东谈主机相片)。新华社记者邢广利 摄
在济郑高铁通车之前,两地莫得纵贯的高铁列车。
从济南启程,要么沿京沪高铁向南走,在徐州向西赶赴郑州;要么先去石家庄,再向南赶赴郑州。花在高铁上的时候,最少也要3.5小时。
于是,济郑高铁就给两地来了个“截弯取直”,策整齐条最短道路。
济南和郑州相隔370公里。旧年济郑高铁通达明,济南和郑州的通勤时候缩小到2小时以内。
“目前回郑州,就像去近邻的城市一样陋劣。”一位在济南职责的郑州市民向大刚不雅察(DGbeacon)感概,从济南回郑州像是坐上了“城际公交”。
当代交通缩小了城市的时空距离,也促进了身分的流动。
据爱济南客户端,目前济南市民早上去郑州洽谈贸易,当晚就能回到家。但在过去,一天能办完的事情要破耗两天。
2023年12月17日,济郑高铁全线通达运营仅一周后,山东省东谈主民政府办公厅和河南省东谈主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鲁豫毗邻地区合作发展践诺决策》,两省的合作愈加精采。
本年济南和郑州进一步明确合作意向,也发生在济郑高铁全线通达运营一周年前后。
这是一条高铁带来的城市互助的新可能。
相同的,另外两对城市的组队,也有赖于当代交通的发展。
目前,乘坐高铁从合肥到南京约需要50分钟。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沿江高铁部分)建成后,两地间的通勤距离将压缩到30分钟傍边。
沿海通谈建成后,青岛和深圳也将龙套莫得高铁直连的历史。
时空距离的适度变小后,城市间对“他乡”的挂牵也就小了。
【2】跨省出圈
天然了,城市合作也得崇敬一个“志同谈合”。
国务院近半年来批复的新一轮的发展策划,给城市的发展冷漠了新的定位和条款。
上月,《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策划(2021—2035年)》获国务院批复。
济南的城市性质从“环渤海地区南翼的重点城市”飞腾为“黄河流域垂死的中心城市”。
9月11日拍摄的济南长清区大学城编削谷(无东谈主机相片)。新华社记者朱峥 摄
一直以来,郑州也在积极争取黄河流域的发展机遇。
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地发展策划摘录》隆重印发。
紧随后来,郑州市在同庚12月印发《郑州缔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地发展中枢示范区总体发展策划(2020—2035年)》《郑州缔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地发展中枢示范区起步区缔造决策(2020—2035年)》。
2022年10月公示的《郑州市国土空间总体策划(2021—2035年)》草案中,郑州也默示要“引颈黄河政策,构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地发展的典范城市”。
是以,在黄河紧要国度政策冷漠5周年之际,济南与郑州的牵手,并不料外。
本年9月的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地发展茶话会上,触及区域发展的履行中更是强调:
“构建上风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沿黄城市群要提高东谈主口会聚和产业互助能力”。
济南和郑州的合作正在践行这一履行。
11月20日的济南市-郑州市全面深化合作推动会议上,两边明确了,要在产业联动和科创协同上推动潜入合作。
一个是流域内新晋垂死的中心城市,一个力争打造流域内的典范城市。济南和郑州的联手,好像不错为黄河流域带来一个具有更大影响力的发展龙头。
要是说郑州和济南的合作还有黄河当作牵引,那么牵动相隔近2000公里的深圳和青岛合作的“红线”,又是什么呢?
不管是经济体量如故时空距离,青岛和深圳王人收支甚远。
但这两座城市又很像。它们王人是沿海城市,王人是副省级城市,王人是省内GDP的第别称。
本年,国务院批复深圳和青岛最新的国土空间总体策划时,是这么界说两座城市的性质和功能的:
“深圳是经济特区,国度编削式城市,当代海洋城市,海外性概述交通关键城市。”
“宇宙性经济中心、宇宙先进制造业基地、对外怒放派系、海外科技编削中心垂死承载地。”
“青岛是沿海垂死的中心城市,国度历史文假名城,当代海洋城市,海外性概述交通关键城市。”
“朔方先进制造业基地、朔方对外怒放派系、海外滨海旅游方针地。”
性质上,深圳和青岛王人是当代海洋城市、海外性概述交通关键城市;承载的功能上,深圳和青岛王人是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对外怒放派系。
也就不难意会,为什么坊间会流传着“南深圳,北青岛”的说法。
这似乎也注定了,二者相似的发展旅途,不错为彼此提供鉴戒与守旧。
【3】产业先行
青岛对标深圳,不错意会。在2019年,青岛就冷漠过要“学深圳,赶深圳”。
但深圳当先半个中国大陆与青岛牵手,为的又是什么?
2022年,深圳为我方的海洋产业发展立下了一个“小酌量”。那即是,到2025年,完成4000亿元海洋坐蓐总值。
但据中商产业征询院计算,2024年深圳海洋产业坐蓐总值将达3274亿元,2025年突破3500亿元。
距离4000亿元的酌量还有一定距离。
这一定进度上是因为,深圳的传统海洋产业占比过高。
于是,在旧年出台的《深圳市海洋发展策划(2023—2035年)》里,深圳就冷漠要加快造就和壮大海洋新兴产业。
相较之下,青岛在这一界限上更具说话权。
本年前三季度,青岛海洋坐蓐总值完成4026.5亿元,占宇宙海洋坐蓐总值的5.2%。
青岛在海洋经济上的科创上风有目共睹。
涉海院士数目、海洋高端平台数目、海洋界限海外领跑工夫,均居宇宙第一位。
位于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更是出身了我国最早一批海洋学系、海洋征询所、海洋学院。
俯瞰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新华社发(刘邦华 摄)
而丰富的科教资源,恰是深圳所短少的。两边此次他乡牵手,主打的亦然一个志同谈合、舍短取长。
接下来,青岛和深圳将从加强科技与产业合作、加强诠释注解东谈主才界限调换等五方面入辖下手,落地饱读舞高校院所互动合作、协同推动经略海洋等16个重点方朝上的深度合作。
这也露馅出一个彰着的信号:跨区域发展,并不是盲目“出圈”,需要产业先行。
跨省出圈的城市发展模式,其确凿江苏和安徽就早有尝试。
2021年,国度批复《南京王人市圈发展策划》,携带将由江苏、安徽两省共同推动策划践诺。南京王人市圈也成为我国首个跨省王人市圈。
经由三年的发展,这个“先行区”在产业的协同上却露馅出了问题。
《南京王人市圈发展策划》中期评估推崇指出,王人市圈内产业链供应链单干互助水平有待提高。
城市间的协同度相对不高,单干互助上风尚未很好开释。同期,由于各城市在产业发展定位上的趋同,导致同质化竞争、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等容许发生。
这亦然传统王人市圈和城市群容易滑向的另一条路。
王人市圈一般以城市群里面以超大特大城市或发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准,划出的范围。
在这种以时空范围为发展基准的模式下,城市间的单干互助就变得至关垂死。一朝协同度不够,就很容易像南京王人市圈一样,滑向低水平的同质化竞争。
此番南京和合肥的跨省联袂,似乎也回来了此前的告诫。
这一次,是产业先行。
两边上月签署了《宁合“双城记”产业对接合作公约》,将在新动力汽车产业上深度合作。
南京在细分市集和零部件上具有上风,合肥则坚握以整车坐蓐的范围效应,引颈产业集群的发展。两边天然王人深耕新动力汽车,但并不存在强烈的竞争关联。
区域调和的大势之下,城市间一经发展出了新式的竞合关联。
产业发展日眉月异。当不同的城市站在归并赛谈上,当先沉的联袂同业,远比近在现时的同质化竞争更永恒、更高效。
文/九派新闻记者 陈冬艳